循养廉之道铸强盛之基一《左传》中的廉洁文化《左传》作为一部记载春秋250余年史事的编年体史书,是“十三经”之一。
《左传》长于记事,古人称赞它“其文典而美,其语博而奥”“广记而备言”,是“史之极”也,可谓推崇备至。
除了史料翔实、辞义赡富之外,《左传》还有着“其文缓,其旨远”的深邃内涵。
魏晋时期为《左传》专门作注的杜预就深刻指出,《左传》具有惩恶劝善的思想意图。
人们在对历史进行原始要终的阅读中,就能真切感受到个人国家兴衰荣辱背后存在的共性原因,从而在潜移默化的浸润中循正道、守正义、知戒惧。
其中,《左传》极为强调廉洁之德,它提出的许多观点在今天看来仍是不刊之论,值得我们借鉴吸收。
廉洁是国家强盛之基“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左传》在总结历史教训的基础上,将廉洁视作最大的道德,将奢侈视作最大的恶行,指出廉洁是国家发展强盛的道德基础。
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在国家秩序解体的混乱之中,诸侯国的命运浮沉不定,有的崛起为霸主之国,有的却国破家亡。
在目睹不同国家的际遇后,《左传》作者对廉洁之德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廉洁不仅是对个体持身的具体要求,更是关系到国家的兴衰成败,由此提高了整个社会对廉洁的认识程度。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全文或代笔。
请点击👉 mooonya 👈联系老师
- 下一篇:思政课建设要向改革创新要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