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打造"党员教育"立体图近年来,县认真贯彻落实《201x一202x年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创新教育载体、丰富教学内容、提升教学效能,聚力建强党员教育培训链,打通党员教育培训“神经末梢”,有力提升了党员教育培训质效和党员队伍整体素质,有效激发了党员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热情。
构筑红色矩阵,让党员教育赋能有深度。
一是点亮红色主题打卡点。
立足红色资源优势,成功创建全市唯一一个中央红色美丽村庄一渔山村,打造红色传承馆、乡村振兴馆等,成功创评省级、市级党员教育培训基地及舟山市特色主题党日活动点等多个红色点位,将红色资源变成鲜活教材,年接待人次达1万余人次。
二是规范党群服务中心阵地建设。
通过布局体系化、功能综合化、治理精细化,建强党员教育的红色堡垒,以“村居融治”为载体,依托村、居党群服务阵地不断深化“阵地亮牌、支部亮绩、党员亮相、服务亮效”行动,根据技术特长、兴趣爱好、服务意向等信息,建立“先锋档案数据库”,为村(居)民提供家电维修、健康义诊、家政服务等多项服务。
坚持对症下药,让党员教育施教有精度。
一是围绕因材施教精准培。
在课程设置上,面对不同领域、不同需求的党员教育类型,重点突出“对味解渴”,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变“通用为“应用”。
在“村社两委班子培训“中,将党性教育、党规党纪作为教育培训的“必修课”,将乡村振兴、现代化社区建设作为教育培训的“专业课”,将矛盾调解、基层治理作为教育培训的“通用课”,合理设置“党的理论、乡村振兴、现代化社区建设、基层治理"等多个专题进行培训。
在渔民党员培训中增加“海味特色,融入渔业生产安全讲座、红帆船老大上党课等,将党员教育培训由“浅泛”向“精准"转变。
二是围绕中心工作重点培训。
聚焦年轻干部及村社后备干部培养,通过打破以往“短平快"的培训模式,转变为系统打造、长期培养的教育模式。
始终把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全文或代笔。
请点击👉 mooonya 👈联系老师
- 下一篇:调研成果交流研讨发言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