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诗词中的军民情深粟裕将军戎马一生、战功赫赫,被誉为“常胜将军”。
但他始终谦虚地以“沧海一粟”自况,以“普通一兵”自律,发之于诗词,充分体现了人民军队对广大人民的拳拳深情。
“地覆天翻今非昔”粟裕1907年出生于湖南省会同县,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加南昌起义,时任前敌委员会警卫班班长。
随后,他参加朱德、陈毅领导的湘南起义,跟着起义队伍上了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会师,时任连长、党代表。
粟裕非常珍惜自己这段人生经历,在晚年重访旧日战场时依然心潮澎湃:“南昌风雷震大地,潮州七月红南粤。
碧血洒韩江,激流汇井冈。
重来已过半世纪,地覆天翻今非昔。
竹竿山头望,无限好风光”。
诗中的“七月”实为农历,人民军队两万余人在“风雷震大地”的南昌起义之后于8月3日向广东方向转移,一路上不断遭到反动武装的围追堵截,损失惨重,于9月23日到达广东潮州。
经过“碧血洒韩江”的顽强抗争,队伍最后仅剩下不到800人。
但是起义领导者朱德、陈毅等毫不气馁,于翌年4月和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队伍“激流汇井冈”,武装斗争掀开新的一页。
1982年,粟裕为纪念建军55周年在《解放军报》发表了《伟大的转变一读朱德同志〈从南昌起义到上井冈山有感〉》。
他指出,从北伐失败到土地革命,是我党领导中国革命的第一次伟大转变。
而从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全文或代笔。
请点击👉 mooonya 👈联系老师
- 上一篇:绘好党纪学习教育“工笔画”
- 下一篇:绩效审计的成本分析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