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杆子提纲网 首页

党课讲稿:诗词中的春天

11-16 笔杆子提纲网

  诗词中的春天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谢琰(202x年2月7日)一、迎春除夕、元日、立春是我国古人最重视的时间节点。

  除夕是告别旧岁,也就是告别刚刚经历的苦寒;大年初一是元日。

  元日就是元旦,只不过我们现在常把公历的1月1日说成元旦。

  先看有关除夕的诗。

  唐代诗人戴叔伦的《除夜宿石头驿》中有一句诗是:“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

  这句的意思是,在除夕之夜,诗人独自在驿站里,陪伴他的只有一盏寒灯。

  此时,诗人的心情非常寂寥,因为已经奔波一年了,却不能回家陪伴亲人。

  “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的意思是,往事令人感到悲凉伤心,孤独的我只有苦笑与酸辛。

  “愁颜与衰鬓,明日又逢春”的意思是,愁苦使诗人容颜变老,白发爬满双鬓。

  这时,诗人想到明天就是大年初一了,心里生出了些许温暖。

  因为大年初一的朝阳永远能带给人们力量,是新的开始。

  南宋诗人陆游在《除夜雪二首》其二的自注中写了一句话:“戊申元日卯初立春”。

  这句的意思是,这一年的元日和立春是同一天。

  所以,陆游有双喜临门的感觉。

  “嘉瑞天教及岁除”的意思是,瑞雪正好在除夕之夜到来,兆示着来年的丰收。

  “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的意思是,诗人还没来得及举起半盏屠苏酒庆贺新年,就已经在灯光下用草体字赶写着迎春的桃符了。

  这里的桃符与春联类似。

  屠苏酒是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全文或代笔。
请点击👉 mooonya 👈联系老师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