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未成年人网络素养要关注态度和价值观当前,人类社会正处于由工业文明进入数字文明的变革时代,全新的在线互动模式与信息传播图景深刻影响着青少年的观念与行为。
202x年12月23日,共青团中央维护青少年权益部等单位发布的《第5次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调查报告》显示,202x年我国未成年网民规模已突破1.93亿。
202x年以来,在线学习的高度普及使青少年网络接触大幅增加。
当前,以人工智能、大数据、5G等为代表的互联网技术进一步赋能社会,在丰富青少年网络接触行为的同时,易于产生更为复杂的网络风险,从而对青少年网络运用能力提出了新要求。
与此同时,网络素养成为人们继读、写、算之后应当具备的又一基本素养,而被称为“网络原住民”的未成年人的网络素养也成为广受关注的议题。
网络素养是人的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何谓素养?素养不只是知识与技能,也包括知识之外的能力或心理状态,并且后者具有突出重要性。
素养的核心在于反思性思考与行动,即要求行为主体回到自身,将自身作为思考对象,逐步调整自己的思考和行动。
正如美国教育家杜威在《我们怎样思维》中所言,将获取知识、技能本身作为教育的目的是错误的。
只有将知识、技能作为探究或“反思性思维”的副产品,才不会损害学生的智慧。
网络素养作为素养的一种类型,亦同此理。
学者关于网络素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全文或代笔。
请点击👉 mooonya 👈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