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系统垃圾分类工作总结:坚持"三位一体”全力打造校园"拉风"生态圈近年来,x市教育局立足教育系统资源禀赋和自身优势,围绕规范管理、习惯养成、宣教输出“三位一体”,全方位、渗透式开展“垃圾分类”“绿色低碳等生态教育,为广大师生启迪环保意识、厚植环保理念,以“小群体”“小单元带动垃圾分类的“大潮流”。
截至目前,全市创成市级垃圾分类示范学校50余所。
一、精心谋划抓管理,有力保障分类工作常态长效一是坚持高位推动促规范。
专门印发《市中小学、幼儿园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教育工作实施方案》及相应配套文件,成立以局主要领导牵头抓总、分管负责人重点跟进的专项工作领导小组,通过局领导“条抓块统”分片联系、机关干部“1+2“定点对接,自上而下搭建起工作架构,引领和指导学校开面铺开垃圾分类工作,确保“人人普及,校校达标”。
今年以来,局机关全体工作人员联系学校指导相应工作90余人次,覆盖学校100%。
二是夯实硬件底座促提升。
各中小学进一步明确学校公用经费的5%至8%专门用于学校分类工作,加大投入采购垃圾分类“四分桶”“二分桶"等配套设施,制作印发宣传手册、小模型,并结合校园自身文化底蕴和内涵特色,通过选地布局、功能设计、标语上墙等方式创建“拉风吧”学习实践点,对标打造集宣传、展示、互动交流于一体的“校园一角”。
截至目前,印发宣传册10000余份,制作小模型20xx余个,学校30余个“拉风吧"投入运作。
三是加强督导考评促落实。
深入实施常态化督查机制,推动构建“机关督导巡查、学校对标自查、班级交叉互查”的监督检查格局,确保各类检查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将各类督导结果与学生行为规范等评比载体有机结合,与学校德育建设、教师师德师风等考核赋分挂起钩来,树立起分类光荣、乱投可耻的鲜明导向。
举办中小学“垃圾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全文或代笔。
请点击👉 mooonya 👈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