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三个一”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后,X县普遍实现镇村人口、面积“双倍增,为破解便民服务半径拉长、服务覆盖“缺位”,群众需求增多、服务供给“吃力”的问题,X县以便民服务中心为载体、以服务事项为核心、以制度建设为保障,探索构建顺畅高效的便民服务运行机制,切实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202x年以来,乡镇累计办理便民服务事项16.73万件,同比增长76.1%,群众满意率达100%。
一、立足“基层事情基层办”,织好服务覆盖“一张网”着力构建适应镇村建制新布局与人口流向新趋势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便民服务网络,提升服务能力,确保两项改革后“服务不减、能力不弱”一是优化点位布局。
根据镇村行政区划设置,同步优化便民服务网点,搭建以乡镇便民服务中心、村(社区)便民服务室为主,被撤并乡镇便民服务站、村(社区)便民服务点为辅的镇村便民服务体系;明确乡镇行政审批承接机构,负责办理县政府委托下放的行政审批事项,形成一体化、多维度的镇村便民服务网络,“60分钟服务圈”全面形成。
二是统一平台建设。
按照“有场所、有设施、有人员,有制度、有指南、有台账”的六有要求,规范建设基层便民服务平台。
明确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大厅面积不少于100㎡标准,配齐互联网系统、多媒体电视、残疾人无障碍设施等必需设备,设置咨询导引区、综合受理区、自助服务区、办事等候区4个功能分区。
整合便民服务中心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全文或代笔。
请点击👉 mooonya 👈联系老师
- 上一篇:工会组建程序
- 下一篇:关于意识形态工作自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