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社协同助力残疾儿童可持续发展12月3日是国际残疾人日,202x年国际残疾人日的主题为:让我们统一行动起来,为了残疾人,携手并依靠残疾人,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
我国有504.3万名0~17岁残疾儿童,家庭教育在他们的成长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支持家庭充分发挥作用,针对残疾儿童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对实现残疾儿童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家庭是残疾儿童重要的教育场域家庭教育,主要表现为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活动,也包括家庭中各成员间发生的各种互动对子女产生的潜在影响。
残疾儿童的家庭教育,在教育实践的社会属性、家长作为教育关怀者的身份及其教育准备方面,至少存在三种特殊之处:残疾儿童家庭教育既是家庭课题,更是社会课题;其父母既是家庭教育的关怀者,往往也是需要被关怀者,在残疾儿童家庭教育实践的早期尤其如此;由于残疾儿童在同龄人口中占比较小,生活圈中未必有可资参考的相似案例,因此家长对于家庭教育中的很多特有问题缺乏内在认知与外部支持。
当前,我国适龄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已在95%以上,但其中以每周接受8小时送教上门服务者占比较大。
对于义务教育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全文或代笔。
请点击👉 mooonya 👈联系老师
- 上一篇:20XX年党管武装工作述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