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内涵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中国式现代化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论述,立意高远,内涵丰富,思想深刻,初步构建起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使中国式现代化更加清晰、更加科学、更加可感可行,对于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哲学基础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
其中“共同特征”和“中国特色”这八个字,充分体现了唯物辩证法中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原理,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的哲学基础。
一方面,矛盾的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
现代化是人类社会从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转变的历史过程。
中国式现代化不是脱离人类发展大势和历史潮流的产物,而是世界现代化潮流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式现代化具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遵循工业化、城市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等现代化发展的普遍规律。
另一方面,矛盾的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
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既要遵循现代化一般规律,更要符合本国实际,具有本国特色。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了中国式现代化5个方面的中国特色,深刻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全文或代笔。
请点击👉 mooonya 👈联系老师
- 下一篇:扎实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研讨交流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