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史史料的特性与意义史料是历史学的基础,离开了史料,一切历史研究都将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环境史学的存在和发展要以客观可信的环境史史料为前提,要建立在丰富的、坚实可靠的史料基础上。
环境史学因环境问题及生态危机的不断加剧而成为历史学中备受关注的分支学科。
几十年来,环境史研究者致力于环境史学基本理论、学术方法的研究,环境思想、生态观、环境制度等宏观问题的探讨以及区域性环境变迁案例或具体环境变迁问题的剖析,从不同层面逐渐充实、丰富并支撑起这门新兴学科的基本框架。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注意到有的研究者对环境史史料的搜集、整理、研究的重视程度不够,这容易导致环境史学研究的根基不够稳固。
有几分证据,才能说几分话。
从某种程度上说,环境史史料是奠定环境史学研究基础、影响环境史学发展情况的关键,是体现环境史内涵及特色的核心。
史料的发掘、整理和运用既是我国环境史学建设发展必须关注和解决的问题,也是中国环境史学有别于西方环境史学并在学科研究的广度及深度上超越西方环境史学的关键。
环境史史料主要是指记录、承载历史上环境变迁的原因、过程、结果、影响及其特点、形态、规律等内容的文本与非文本资料。
由于环境变迁史既涉及历史上各个时期的气候、地貌、地质、江河湖海等水文水域、动植物微生物和土壤、岩石、大气等生态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全文或代笔。
请点击👉 mooonya 👈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