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中常闻逆耳之言,心中常有拂心之事【例文】“耳中常闻逆耳之言,心中常有拂心之事,才是进德修行的砥石”。
党员干部要认识到,“批评和自我批评是一剂良药,是对同志、对自己的真正爱护”。
一方面,要听得进逆耳良言,正确对待、虚心接受基层的批评意见和建议,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另一方面,要有容人容事之心,对别人的批评心胸开阔、谦逊友好,并把它作为是对自己的关心爱护来看待,不气不怨、不心生不满,始终以平常心、感恩心对待。
(解放军报《练好善听基本功》)【典故】出自明代洪应明《菜根谭》,耳中常闻逆耳之言,心中常有拂心之事,才是进德修行的砥石。
若言言悦耳,事事快心,便把此生埋在鸩毒中矣。
【释义】意思是,一个人如果能常听一些不中听的话,心里经常想一些不顺心的事,这才是敦品励德、修身养性的好方法。
【赏析】俗话说,良药苦口,忠言逆耳。
人们听到忠告谏言,往往心怀不平。
《吕氏春秋》记载:齐桓公、管仲、鲍叔牙、宁戚四人饮酒,至酣时,桓公要求鲍叔牙为自己敬酒。
叔牙奉杯而日:“使公毋忘出奔在于莒也,使管仲毋忘束缚而在于鲁也,使宁戚毋忘其饭牛而居于车下”。
齐桓公自然忘不了自己在莒国逃亡的情景,急避席而向其拜日:“寡人与大夫能皆毋忘夫子之言,则齐国之社稷幸于不殆矣”。
在齐桓公的威压面前,鲍叔牙没有惜禄而不谏,没有畏威而不言,及时给其提了醒。
好在当时,齐桓公能够信忠纳谏,知错即改,在史书中传为佳话。
毛泽东同志曾说过:“群众发牢骚,有意见,说明我们的政策和工作有毛病”。
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不管多忙,总会抽出时间亲自阅读群众的来信,对信中提出的一些重要问题或合理要求,还要记录下来,甚至亲自回信;1961年,刘少奇同志带队到湖南农村调研,特意叮嘱调查组成员:“要认真听取群众的意见,让群众把心里话讲出来,好话坏话都要听,哪怕是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全文或代笔。
请点击👉 mooonya 👈联系老师
- 下一篇:党建带群建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