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杆子提纲网 首页

荣辱之大分,安危利害之常体

11-16 笔杆子提纲网

  荣辱之大分,安危利害之常体【例文】“荣辱之大分,安危利害之常体”。

  很难想象,一个评功评奖时看背景、讲人情、搞平衡的单位,如何能使奖励真正起到“赏一人而万人悦之”的导向、激励作用?只有在评功评奖时把名额、标准和程序等全部公开,使整个评选过程全透明,才能使评上的信心倍增,誓言再立新功;没评上的毫无怨气,树立奋斗目标。

  (解放军报《崇尚“享誉最高的美德”》)【典故】出自战国荀况《荀子荣辱篇第四》,荣辱之大分,安危利害之常体: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荣者常通,辱者常穷;通者常制人,穷者常制于人:是荣辱之大分也。

  【释义】意思是,荣誉和耻辱的最大分别,就安危利害的平常情况而言,先实行礼义然后有利,就是荣誉。

  【赏析】哲人有言:“向往荣誉的热情是心灵的火炬”。

  荣誉能催人奋进,激发斗志,鼓舞士气,凝聚力量。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

  当一个人为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就应该给予其相应的荣誉。

  共产党员的荣誉感,是对自己作为党组织一员的自豪感和归属感,是共产党员党性的集中体现。

  有了这种荣誉感,就会激发出对党组织的热爱之情,就会主动自觉地对党的事业肩负起责任使命,不忘初心,永葆本色,勇于担当。

  只有正确对待工作分工,不因岗位平凡而解怠,不因任务繁重而叫苦,不因环境危险而退却,才能甘愿默默奉献、有所作为,始终做到像毛泽东同志说的那样“革命第一,工作第一,他人第一”,而不是“出风头第一,休息第一,与自己第一”,努力在本职岗位上创造一流业绩。

  新的征程上,广大党员干部必须树立新时代的荣誉观,自觉把追求个人荣誉与维护国家荣誉、集体荣誉统一起来,大力培育集体荣誉意识,凝聚干事创业的强大力量。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全文或代笔。
请点击👉 mooonya 👈联系老师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