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准纠治政绩观偏差的药方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健全有效防范和纠治政绩观偏差工作机制。
健全有效防范和纠治政绩观偏差工作机制,关键在于摸准干部政绩观的脉象,找准政绩观发生偏差的症结,开准纠治政绩观偏差的药方,认准政绩背后的隐患,培育干部“甘为、愿为”的动力,激发“想为、敢为”的勇气,提升“能为、善为”的本领,使落实改革取得工作实效,让人民群众真实拥有获得感和幸福感。
站稳人民立场,健全政绩观培育机制,解决为谁创造政绩的问题。
为民造福就是最大政绩。
在长期以G党P为主要指标的政绩标准之下,有的干部只追求华而不实的面子工程,严重脱离群众需求;有的干部则是眼睛向上只看官位,对待群众感情十分淡漠。
防范和纠治这种政绩观定位不准的价值偏差,一是要健全理论学习机制,通过中心组学习、主题党日宣讲、主体班次培训、重点对象培养和民主生活会培训等方式,推动正确政绩观教育贯穿干部政治生活的全过程。
二是要健全党性教育机制。
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性,只有党性坚强、摒弃私心杂念,始终站在人民群众的角度想问题,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执行党的政治路线,才能确保政绩观的方向不出偏差。
三是要健全密切联系群众的机制。
干部要深入基层、融入群众,将群众的实际感受、切身需要和长远利益作为党政领导干部业绩实不实、好不好的衡量标尺,才能不慕虚荣、不务虚功,切实作出让人民满意的政绩。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全文或代笔。
请点击👉 mooonya 👈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