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耳》:为国而歌1959年,为向新中国国庆十周年献礼,上海海燕电影制片厂摄制了彩色音乐传记片《聂耳》。
这位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公开点赞的音乐家,“国之歌者”聂耳于20世纪30年代为我国无产阶级音乐创作开辟了道路。
电影《聂耳》讲述了聂耳在党的领导和教育下,如何从一名音乐爱好者成长为人民音乐家、从爱国青年成长为中共党员的故事。
影片对我国无产阶级音乐奠基人的塑造,非常精准地把握住了人物自身的二重性特点:伟大的革命者+天才的音乐家。
聂耳在思想上的进步引领了其在艺术上的飞跃,而聂耳在艺术上的跨越式发展又推动了其在思想上的不断成熟。
由战斗雄歌迈向音乐康庄电影紧扣1930一1935年聂耳从云南到上海后人生的最后五年,适逢上海左翼文艺运动快速发展。
初入上海的聂耳在云丰申庄当店员,不久云丰申庄倒闭,失业后的聂耳考入五花歌舞班,希望自此走上音乐家的道路。
可五花歌舞班在“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为攫取经济利益,仍在唱演脱离现实的靡靡之音。
这让曾作为昆明学生运动中坚分子的聂耳感到极度失望与愤慨,与五花歌舞班彻底决裂。
“一·二八”事变爆发后,聂耳前往伤兵转运站慰问抗日英雄,他为大家高唱起激昂振奋的《马赛曲》。
此时,以苏平、匡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全文或代笔。
请点击👉 mooonya 👈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