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服务联合体的实践探索与路径优化202x年初,国务院明确提出“探索建立城市养老服务联合体,‘以上带下’提升基层服务能力”。
从北京、上海、浙江等地的实践来看,一个普遍的探索是在社会治理的最基本单元形成一种多元主体参与的共建共治共享机制,推动实现养老服务在“最后一米”落实、落地、落细。
发挥养老服务联合体机制的内在优势、加快推进街道乡镇养老服务联合体建设,满足广大老年人美好生活需要,成为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的一项重要内容。
北京养老服务联合体的内涵与定位作为较早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城市之一,北京始终将优化养老服务作为推进超大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个重要课题。
进入“十四五”时期,20世纪60年代生育高峰期出生的60后逐渐成为老年群体的主力,这部分老年人更注重精神文化生活、偏好社会参与,更愿意选择居家养老,这就对社会养老服务的公平可及、综合连续提出更高的要求,对社区支持下的居家养老服务提出更高的期待。
由此,养老服务联合体机制应运而生。
北京较早就开展了街乡镇养老服务联合体的实践探索。
201x年10月,北京首家养老服务联合体在东城区朝阳门街道正式揭牌,以养老照料中心和社区养老服务驿站为核心,联合域内养老服务商户以及域外服务商组建养老服务联合体,为辖区内老年人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全文或代笔。
请点击👉 mooonya 👈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