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小者不可以怀大,绠短者不可以汲深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众多经典中,他对《庄子》有较多的引用阐发,并曾引用“褚小者不可以怀大,绠短者不可以汲深”告诫共产党人要开阔眼界、储备知识、提高能力,克服“本领恐慌”的问题。
“褚小者不可以怀大”,唐代成玄英疏解为“夫容小之器,不可以藏大物”,意思是小的器皿里盛不下大物件。
孔子就曾指责管仲“器小哉”,在世人眼中,管仲有“九合诸侯”的功劳,然而在孔子看来管仲不知俭,不知礼,囿于一己之私欲,未能真正匡正天下,导致天下复归于乱世,夫子痛心疾首。
那管仲失败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明清之际的王夫之一针见血地指出:“其有救世之情而未讲于君子之大道也”。
君子之大道也就是孔子在《礼记》中所描绘的大同景象,“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要实现“天下为公”,则定要以天下为己任,不为利禄而进,不为得失而退,竭尽心力。
可是,乱世春秋,行大道者几希。
战国时期的士人游走列国,常常为了自己的功业,心慕力追,不问计策良善。
《史记》记载,商鞅曾三次向秦孝公兜售自己的治国方略,第一次以五帝天下为公之道劝说,无功而返;第二次以三王德治之道进谏,失败而归;第三次索性改说春秋五霸之道迎合秦孝公,获得青睐,终成秦国的座上宾。
然而,商鞅心知肚明,以霸道治国难以企及三代之治,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全文或代笔。
请点击👉 mooonya 👈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