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更多盐碱地变身新粮仓(新知)【现象】在河北沧州,经过多年盐碱地整治和小麦品种选育,旱碱麦种植面积超过百万亩在江苏如东,当地于沿海滩涂推广油菜种植,提高了土地利用率,让盐碱地变成农民的“增收田”…近年来,盐碱地的改良研究及开发利用不断取得新进展,曾经的不毛之地正变成新绿洲。
【点评】盐碱地是一种土壤顽疾,被称为“地球之癣”。
在一些地下水位高、蒸发强烈或地形低洼的地方,溶解在水中的盐类在土壤表层积聚,久而久之,土壤理化性质随之改变,影响植物生长。
在含盐量超过6%的重度盐碱地上,作物出苗率低于50%,产量减少90%。
“春天白茫茫,夏天雨汪汪,十年九不收,糠菜半年粮”,一则民谚道出盐碱地的危害。
盐碱地虽不易治理,却是我国重要的战略储备耕地资源,开发潜力不容小觑。
我国是全球第三大盐碱地分布国家,盐碱地面积大且类型多样,既有存在土壤盐碱化问题、产能有待提升的盐碱耕地,也有尚未进行耕作利用、可适当进行开垦的盐碱荒(草)地。
另外,由于盐碱地矿物质丰富,种出来的作物往往具有独特品质。
比如,旱碱麦出粉率高、麦香浓郁,耐盐碱水稻“盐黄香粳”,其芳烃、甾醇等风味物质含量比普通大米多一半;从盐地碱蓬中提取甜菜红素,以柽柳接种名贵中药肉苁蓉,这些产业都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全文或代笔。
请点击👉 mooonya 👈联系老师
- 上一篇:预算绩效目标及指标编制方法
- 下一篇:译好“和美乡村”亦要“信达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