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绿色标尺”守好生态红线距离重庆奉节县县城一个多小时车程处,菜籽坝抽水蓄能电站正在火热建设中。
避开了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区,避开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电站能够精准落地,得益于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成果。
什么是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就是以保障生态功能和改善环境质量为目标,实施分区域差异化精准管控的环境管理制度。
一个地方的开发建设中,什么项目允许建设,什么项目要考虑重新选址,都与之有关。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公开发布,为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科学指导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提供了行动指南。
“一单元一策”分类管理202x年起,重庆实施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识别需要优先保护的区域3.08万平方公里,涵盖了各类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环境空气一类功能区等以生态环境保护为主的区域。
3年多来,重庆动态更新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成果,在项目选址规避风险、重点区域生态环境管控等方面持续发力。
目前全国共划定4万多个生态环境管控单元,分为优先保护、重点管控和一般管控3类,陆域面积分别占比55%、15%和30%,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全文或代笔。
请点击👉 mooonya 👈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