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杆子提纲网 首页

《养正遗规》中的蒙童教术

11-16 笔杆子提纲网

  《养正遗规》中的蒙童教术中国古人历来注重开蒙教育,所谓“少成若天性”即是在强调少时习养对人生的长久影响。

  围绕着幼儿启蒙这一主题,历代学者先后编撰了许多启蒙经典,如《三字经》《弟子规》《声律启蒙》等。

  在这些灿若星辰的蒙学文献中,《养正遗规》是其中独具特色的一部著作。

  它由清人陈宏谋于乾隆年间(1739年)纂辑而成,分上、下两卷,另补一卷,汇集自汉至清尤其是宋以后朱熹、方孝孺等多位名儒关于养性、修身、儿童启蒙教育、读书学习方法的相关著述,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且有名可查的蒙童教学方法汇编著作。

  它既是清代社会教育和蒙童教育教材,也是清末中学堂教材。

  陈宏谋(1696一1771年),字汝咨,号榕门,广西临桂(今属桂林)人,雍正元年(1723年)中进士,历任江苏按察使、湖南巡抚、云南布政使、工部尚书等职,学识渊博、著述颇丰,有“岭南儒宗”之称。

  陈宏谋为官40余年,足迹遍布10余省。

  在从政之余,他全面细致考察所在地区民众教育、日常风俗、基层治理和为官治吏等情况,针对性地精选前人关于养性修身、治家教育和为官从政方面的经典言论,整理成《养正遗规》。

  学之所向在为人《养正遗规》中的“养正”一词,源于《易经》第四卦“蒙”卦:“蒙以养正,圣功也”。

  “蒙”意为蒙昧幼稚无知,是幼儿起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全文或代笔。
请点击👉 mooonya 👈联系老师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