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材料用典: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例文:“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
战争是不确定性的王国,基于不确定性对作战进程、作战态势展开预判,在敌未动之时出招慑敌,在敌已动之后先敌一步摆兵布阵、快敌一拍调配资源,时刻掌握主动权,应是指挥员必备的素养。
(解放军报《精于预判“对手的预判”》)典故:出自春秋孙武《孙子兵法·军形篇》,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
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
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必可胜。
释义:意思是,创造不被敌人战胜的条件,在于自己主观的努力,而敌方是否能被战胜,取决于敌方自己的失误,而非我方主观所能决定。
赏析:古人讲,不谋万事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任何事物的存在都不是孤立的,总是与相关事物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这就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坚持系统思维、系统方法,以联系的观点、宽广的视野思考和把握问题,把注意力放在统筹工作的全局上,把工作重心放在对全局具有决定意义的问题上。
毛泽东同志指出:“为着领导,必须有预见。
“没有预见就没有领导,没有领导就没有胜利。
因此,可以说没有预见就没有一切”。
工作中的预见性来自对客观事物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和发展趋势的科学把握。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全文或代笔。
请点击👉 mooonya 👈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