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杆子提纲网 首页

【写材料用典】人之有技,若己有之

11-16 笔杆子提纲网

  【写材料用典】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例文】战国七雄争霸时,秦为何最终胜出?历史学家分析指出:秦穆公做到了“人之有技,若己有之“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结果换来的是“六王毕,四海一”。

  与秦穆公一样,刘邦也是用人高手。

  在称帝后的一次大宴群臣时,刘邦“谦虚”地说,我这不如谁谁,那不如谁谁,但对人才,“吾能用之,所以取天下也!”话尾,“力不举鼎”的刘邦还替“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项羽总结出失败教训:“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所以为我禽(擒)也”。

  (解放军报《多做些“尽人之智”的工作》)【典故】出自《尚书秦誓》,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彦圣,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

  【释义】意思是,别人有技能,好像自己有了一样。

  别人有才德,他心里喜欢他,超过了他口头的赞扬。

  【赏析】识才用才,举贤任能,是中国古代典籍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历史上秦穆公是个很有位的君主,他重用由余、百里奚、公孙枝等人,采用向西发展的战略,为秦国开辟疆土一千余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西方霸主。

  明太祖朱元璋曾把贤才喻为“国之宝”,墨子亦日:“归国宝不若献贤而进士”。

  明代内阁首辅高拱在《本语》中直言:“要得天下治,只在用人”。

  这些都无一例外地说明人才于一个国家兴亡的极其重要性。

  用人所长是古今领导者一条基本的用人方略,也是成就事业之道。

  刘邦在总结自己成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全文或代笔。
请点击👉 mooonya 👈联系老师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