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拙戒于初”干事创业宋代学者吕本中在《官箴》中告诫世人“设心处事,戒之在初,不可不察”,并引用司马子微《坐忘论》中的“与其巧持于末,孰若拙戒于初”,阐明了与其在出了问题之后巧言掩饰,不如在做事起步之初就告诫自己老实防范的道理。
这启示我们,无论立身做人还是为官从政,都要慎始慎初,做到以善始谋善成、求善终。
坚持“拙戒于初”,摒弃“巧持于末”,应成为党员干部做事之基、成事之道。
“思其始而成其终”。
实践反复证明,只有在做事之初集中心思精力、倾注聪明才智,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才能行稳致远、春华秋实;反之,倘若以功利之心关注事情的结果,而不注重慎始慎初,以致出发就偏、迈步就错,即便问题暴露之后极尽“巧持于末”之能事,千方百计淡化问题、逃避责任,最终也于事无补、为时晚矣。
要杜绝这样的错误,党员干部就必须树牢正确政绩观,始终坚守人民立场,看淡个人得失,看开功名利禄,做事不求个人名利,而是多为民谋利,以事不避难、义不逃责的责任感干事创业,如此才能干出一番实绩。
坚持“拙戒于初”,摒弃“巧持于末”,是守正尚廉所需。
明代广西总兵山云到任之初,询问部属郑牢:“世谓为将者不患贪,我亦可贪否?”最终,他被郑牢“白袍点墨,终不可湔”的戒贪论断所劝服。
反观近些年来落马官员腐化堕落的轨迹,大多是在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全文或代笔。
请点击👉 mooonya 👈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