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基层志愿服务工作的调研与思考志愿服务工作对推进城市整体建设,提升全社会文明指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当前,志愿服务工作已经成为基层文明创建的一项重要工作,但在志愿服务活动推进过程中仍存在经费不足、结构松散、人员流动性大等问题,“遇事不来人,来人不做事,做事不认真”的现象比较普遍,如何充分发挥志愿者工作实效,亟待引起重视并加以解决。
一、存在问题一是群众自主参与意识不强。
一些志愿服务活动主要是按照上级文件精神和工作任务开展,行政化色彩明显,居民志愿服务意识淡薄,参与积极性不高。
具有活力的民间志愿者组织较少,志愿者注册数量多,但真正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少之又少,群众对志愿者工作的概念、价值、工作方式缺乏正确理解,普遍认为志愿者工作是“免费劳动力”“白干活”“做做样子”等等,导致志愿服务工作有名无实。
二是志愿服务实效性不强。
志愿者自身素质参差不齐,除了医疗、教育等系统的志愿者具备一定的专业服务技能外,大多数志愿者只能从事比较简单、缺乏一定专业技术含量的“大众性”志愿服务工作,比如探访关爱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打扫街区卫生、组织募捐活动、指挥公共交通等,在紧急救援、医疗服务、社会咨询、文化传播等领域专业力量不足,志愿服务效果不理想。
长期性、系统性的志愿者服务项目开发较少,志愿服务碎片化、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全文或代笔。
请点击👉 mooonya 👈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