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杆子提纲网 首页

凡用兵者,攻坚则韧

11-16 笔杆子提纲网

  凡用兵者,攻坚则韧【例文】“凡用兵者,攻坚则韧”。

  不能掩耳盗铃地回避问题,必须头脑清醒地正视问题;不能息事宁人地敷衍问题,必须釜底抽薪地解决问题,如此才能展现能力、体现担当。

  当前,军队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各种躲不开、绕不过的问题很多。

  各级领导干部只有以问题为梯,既谈看法又拿办法,以不解决问题不撒手、不化解矛盾不罢休的韧劲解决难题,才能在解决问题中树立威信。

  (解放军报《不解难题威信难立》)【典故】出自春秋管仲《管子制分》,故凡用兵者,攻坚则韧,乘暇则神。

  攻坚则暇者坚,乘暇则坚者暇。

  【释义】意思是,用兵的一般道理是,进攻强点会碰钉子,一时难以取胜,进攻弱点易于速决和成功;攻强点攻不下来,弱点就会变成强点,攻弱点成功了,因为强点失去了友邻,也会变成弱点。

  【赏析】战略问题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题。

  重视战略策略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一以贯之的要求。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阐述了工人阶级政党的基本策略思想。

  列宁强调:“任何一个代表着未来的政党的第一个任务,都是说服大多数人民相信其纲领和策略的正确”。

  毛泽东同志在论述关于战略方针和作战指挥的基本原则时要求:“拿战略方针去指导战役战术方针,把今天联结到明天,把小的联结到大的,把局部联结到全体,反对走一步看一步”。

  毛泽东同志还强调:我们党历来是重视战略的,部邵队的战士、伙夫都关心战略,只要把战略形势讲清楚,问题就好办了。

  红军长征途中,几十万国民党大军围追堵截,沿途还有无数道天然屏障阻隔困厄,令各路红军将士时刻处于险象环生的境地。

  面对强大的敌人,红军指挥员曾感叹,任何时候都不要和龙王比宝。

  宝是比不过的,只能靠自己灵活的战略战术去弥补。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全文或代笔。
请点击👉 mooonya 👈联系老师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